“大海哥,翠娥嫂子……”人群里,一个跟刘翠娥关系还不错的妇人颤颤巍巍地开了口,语气里带着祈求,“这水……是真的能喝的淡水吗?”
刘翠娥下意识地点了点头。
人群顿时发出一阵巨大的骚动。
“淡水!是淡水啊!”
“大海,苏大海!”一个男人再也忍不住,扒开人群挤到最前面,手里提着一个破了口的木桶,脸上堆着讨好的笑,“你看我家娃都一天没喝上干净水了,能不能……能不能先给我一桶?”
“是啊是啊,大海哥,我家也是!”
“就一瓢,给我们一瓢救救急就行!”
场面瞬间失控,哀求声、哭喊声混杂在一起。村长李大栓见状,连忙挤到最前面,用力地清了清嗓子:“安静!都安静!”
他摆出村长的架子,对着院里喊:“大海啊!这井既然是在咱们村的地界上挖出来的,那就是集体的!你放心,这水少不了你们家的,但现在得由我来统一安排!大家排好队,别挤,我来给大家分水!”
他这话非但没能安抚众人,反而像点了火的引线。
“村长,先给我家分!我家老娘快不行了!”一个汉子急红了眼。“凭啥给你!我家孩子还发着烧呢!”另一个妇人尖叫着反驳。人群彻底疯狂了,为了谁排在前面,谁排在后面,甚至为了万一分到自己就没了水的恐惧,互相推搡起来。
苏大海看着这些朝夕相处的乡亲,看着他们干裂的嘴唇和绝望的脸,这个朴实的男人心里也软了。可他刚想开口,就被一只手轻轻拉住了。
是苏晴晴。
苏晴晴上前一步,挡在了父母和情绪失控的村民之间。她环视了一圈院外那些激动的人群,脸上没有半分慌乱,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。
“各位叔叔伯伯,婶子大娘们,大家的心情我懂。”
她的声音很平静,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,瞬间让嘈杂的现场安静了不少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从井口,转移到了这个刚刚从军属大院灰溜溜跑回来的胖丫头身上。连村长李大栓也愣住了,忘了吆喝。
苏晴晴迎着所有人的目光,不卑不亢地继续说道:“我们家能挖出水,是天大的运气。这水,是我们全村的希望,不是我们一家的。这个道理,我爹娘懂,我也懂。”
这话一出,人群的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。大家看她的眼神,也从审视,变得带上了一丝期盼。
“但是!”苏晴晴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严肃起来,“大家看看,这只是一个刚挖出来的土坑,连井壁都还没有。我们都不知道这水到底有多深,不知道它能出多久。万一大家一窝蜂地来打水,把这口新井给弄塌了,或者把水折腾浑了,那怎么办?万一这水就这么点,今天打完了,明天就没了,那我们不是白高兴一场吗?”
一连串的“但是”和“万一”,像一盆冷水,浇在了众人狂热的头顶上。
是啊,他们光顾着高兴了,谁也没想过这些问题。李大栓也哑了火,他刚才只想着怎么分配来彰显自己的权力,根本没想过井会塌。
看着大家冷静下来,苏晴晴放缓了语气,指着水坑说:“所以,我有个提议。大家先给帮我爹把这个井坑好好修整一下,用石头砌好井壁,保证它稳固、干净。等井修好了,水也沉淀清澈了,我们再来商量,这水,咱们村里该怎么用,才能让它长长久久地流下去,让家家户户都有水喝。大家说,是不是这个理?”
她的话合情合理,既给了希望,又指出了风险,还画下了一个公平分享的大饼。
人群沉默了。大家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觉得这丫头说得有道理,可那对水的渴望依旧像火一样在心里烧。就在这人心浮动,眼看又要乱起来的当口,一个苍老却有力的声音响了起来。
“晴晴丫头说得对!”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,村里的老支书苏长友背着手,沉着脸走了进来。他先是失望地瞥了一眼束手无策的李大栓,然后才看向那水光盈盈的井,最后,他的目光落在苏晴晴身上,眼神里全是赞许。
“现在不是抢水的时候!”苏长友沉声对所有村民说,“都听晴晴的!先把井修好!这才是眼下最要紧的大事!谁要是敢乱来,别怪我这个老头子不讲情面!”
老支书发了话,村民们就算心里再急,也不敢再造次了。
“那……那啥时候能修好啊?”有人小声地问。
苏晴晴看向父亲。
苏大海回过神,看着女儿投来的信任目光,他挺直了胸膛,用尽全身力气大声说:“大家放心!今天!今天就算不吃不喝,我也一定把井壁给它砌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