乔以眠吓了一跳,连忙看向黎曜,可对方神色不变,甚至还有些困惑地望向她。
对视须臾,她才反应过来:大领导听不懂方言……
哦吼~
乔以眠暗暗松了口气,用方言回了李阿姨一句:“您误会了,他是我的领导,来咱们这考察的。”
李阿姨有些失望,又打量黎曜一眼,小声和她嘀咕,“那怪可惜的,小伙子帅的哟……”
乔以眠讪笑,忍不住暗暗吐槽:30多了也算小伙子呢?
可转念一想,大领导不过是气质成熟稳重,单看这张脸还是挺年轻的……
正琢磨着,头顶传来大领导气定神闲的询问:“在说我什么?”
乔以眠立刻回头,黎曜不知什么时候竟站到了她身后。
两人距离很近,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就那样凝视着她,如同深沉幽静的海水,却隐藏着不可忽视的暗潮。
似乎随时能将她拉进眼底,溺毙其中。
乔以眠张了张嘴,干巴巴地解释:“李阿姨她……夸您帅呢!”
“哦?”黎曜轻挑眉梢,显然不太信,“那你脸红什么?”
乔以眠:“……热。”
黎曜似笑非笑,没再逗她,不过却把李阿姨刚才那句话在脑海中过了一遍。
他们两人在一旁小声嘀咕,李阿姨看看这个,瞧瞧那个,眼中盛满笑意。
黎曜主动向李阿姨打了声招呼。
李阿姨笑着应声,上下打量着黎曜,自动开启普通话夸夸模式,
“我们眠眠长得漂亮,领导也英俊,这好看的人都凑到一起了,真好!”
乔以眠顺势接话:“瞧,我没骗你吧?阿姨就是夸你呢!”
“嗯,信你一次。”黎曜表面上虽然云淡风轻,可心底却像一壶煮沸的水,不住地冒着泡泡。
见他毫无领导的架子,对乔以眠说话也是温声细语的,李阿姨越来越觉得这两人般配。
她从摊位上拿了两袋糖果,硬是塞到黎曜手里,“我自己做的,给你尝尝。”
黎曜向来沉稳,可此时却有些局促,想拒绝,老人家却比他力气更大。
乔以眠笑说道:“您就收下吧,这糖外面可买不到!”
“就是呀,听眠眠的,快收下!”
比起在果园收橙子时的几番推拒,乔以眠这次倒是收得心安理得。
黎曜听她这样讲,只好收下,道了声谢。
又闲聊几句,乔以眠才和李阿姨告别。
走出一段路,乔以眠向黎曜伸手要糖。
黎曜拒绝,“这是给我的。”
“您又不吃糖!”
“你怎么知道我不吃?”
像是为了验证这句话,黎曜打开纸包,故意拿出一粒糖放进嘴里。
酥脆的硬糖中夹杂着大颗大颗的花生,入口醇香,又不是特别甜。
黎曜眉梢轻抬,倒是刷新了对糖的认知。
“好吃吧?”乔以眠歪着头看他。
“不错。老人家自己做的?”
“对呀,”乔以眠解释,“李阿姨年轻时在糖果厂上班,做糖的手艺不错。她三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,家里就她一个人,平时在家也很无聊,就琢磨着做点糖出来摆个摊,赚点小钱,也算解解闷。”
说着,她又指向不远处另一个小摊,是卖手工毛线花的,“那位阿姨也是,听说这里可以摆摊,便重新捡起年轻时的手艺。几个阿姨经常见面,还成为了朋友,生活多了不少乐趣。”
“还有那位叔叔……”
黎曜一路走,听她一路介绍,隐约察觉到了什么,问:“这夜市是不是你那篇报道刊登之后建起来的?”
她之前写了一篇关于“空巢老人”的报道,受到多个城市关注,在整个北江区域都引来不小的反响。
楚城执政局立即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,增加多项举措,完善老年人,尤其是“空巢老人”的生活服务保障措施。
“嗯,我当时采访了不少老人,他们多数时间都是在家待着,或是下楼遛弯,认识最多的人可能就是邻居。社区有时会组织活动,但也仅限于那些条件好一点的小区,很多地方是顾不上他们的。
所以我想,如果政策再完善一些,这些老年人的生活一定会发生很大改变。于是写了一些建议,也做了调研表,幸好一些建议被采纳了。”
乔以眠目光明亮,“自由夜市就是其中一项。不仅这里有,其他各个区都会有类似的夜市,如果不想买卖,还可以交换物品,说起来更像是给大家增添了一项生活乐趣。”
“这想法很好,你做得不错。”黎曜表示肯定,乔以眠却并没有贪功。
“我只是提了一点天马行空的想象罢了,真正落实推进还是很难的。需要食品部门、工商部门、执政局、执警局等很多部门协助,才能共同将这项政策完美落实,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。”
被许多人夸赞优秀的小姑娘,却一点没有沾沾自喜,反而将一切荣耀归功于旁人。
黎曜垂眸望着她明亮认真的眼睛,一时间心潮起起伏伏,泛起波澜。
看向她的目光,也越发欣赏和喜欢。
两人从街头逛到街尾,乔以眠收了一大堆零食和手工小玩意。
黎曜看着她一路走一路被投喂,一次又一次感叹她的人缘真好。
如果说魏小虎是西楚镇的恶霸,那乔以眠无疑就是这条街的团宠了。
可乔以眠却向他解释:
“我每次来夜市,都会被叔叔阿姨们送东西,如果拒绝了,他们还会生气。后来我索性就都收了,然后再以他们的名义,把东西送到福利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