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
第140章 话本风波(1 / 2)

江云与王世文再次踏入京城时,敏锐地察觉到一股不同以往的氛围。

茶楼酒肆间,最热门的话题并非才子佳人或奇闻异事,而是那本早已在江南掀起狂潮的《东京梦华录》。

说书先生们唾沫横飞,将岳武穆的悲壮、汴梁的繁华、崖山的惨烈描绘得淋漓尽致,引得听众时而扼腕叹息,时而热血沸腾!

京城百姓的爱国热情,显然已被这话本点燃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
江云与王世文相视一笑,心中不甚欣慰,然而却不知道这风潮之下,暗流涌动。

次日大朝会,当江云与王世文依礼觐见,准备奏报水师事宜时,还未等他们出列,御史台的一位官员便手持玉笏,面色肃然地迈步出班,声音高昂而尖锐:

“陛下!臣有本奏!近日京城乃至江南各地,风行一民间话本,名曰《东京梦华录》。”

“此书内容荒诞不经,虚构出一个朝代,妄议兴衰,更以‘靖康之耻’、‘崖山之殇’等词,极尽渲染亡国之痛,悲愤之气充盈字里行间!”

“臣恐其意在映射当今,暗讽朝政,煽动民心,包藏祸心,有颠覆国朝之嫌!”

“恳请陛下明察,下旨禁绝此书,严惩幕后撰书之人,以正视听,防患于未然!”

江云闻言,眉头瞬间拧紧。

他没想到,刚到京城,脚跟还没站稳,就被扣上这么一顶“颠覆国朝”的大帽子。

王世文在一旁也变了脸色,担忧地看向江云。

龙椅之上的皇帝杨宣,面色平静,看不出喜怒。他缓缓开口,声音沉稳:“《东京梦华录》……朕,亦曾阅览。”

此言一出,满朝文武皆是一愣,连那弹劾的御史也怔住了。

皇帝继续道:“朕观此书,文采斐然,情真意切。”

“其中所述岳武穆‘精忠报国’之志,‘还我河山’之勇,朕心甚为敬佩!”

“其所述崖山海战,十万军民宁死不降,共赴国难之气节,更是可歌可泣,令人荡气回肠!”

“此乃彰显汉家儿女不屈风骨之绝唱,何来颠覆国朝之说?爱卿未免危言耸听了。”

皇帝的态度出乎意料的明确,竟直接肯定了话本的正面价值。

那御史一时语塞,脸涨得通红,兀自强辩道:“陛下!纵然其情可悯,然书中亡国之景描绘过甚,恐使民心惶惶,非议当今……长此以往,必生祸乱啊!”

“荒谬!”不等皇帝再次开口,江云再也按捺不住,一步跨出班列,声音朗朗,带着压抑不住的怒气,响彻整个金銮殿!

他先是对御座躬身一礼:“陛下,臣,东海伯江云,有本奏!”

随即猛地转向那御史,目光如炬,厉声道:“这位大人!你口口声声说《东京梦华录》颠覆国朝,包藏祸心,请问证据何在?”

“莫非爱国即是罪过?莫非缅怀英烈、激发民气即是祸乱之源?”

他声调陡然提高:“大人可知,正是此书,在我东南水师募兵最为艰难之时,激发了无数好男儿的报国之志!”

“他们听闻岳武穆故事,感怀民族气节,方毅然从军,誓要扫清海疆,护我百姓!”

“如今水师将士人人以‘精忠报国’自勉,满腔热血,日夜操练,只为有朝一日荡平倭寇,扬我国威!”

“试问大人,如此振奋军心、凝聚民力之佳作,在你口中怎就成了祸国殃民之毒草?!”

“你这般罔顾事实、捕风捉影、污蔑忠良,才是真正的蛊惑人心,耽误国事”!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最新小说: 万般特质加身,我终将成为不朽 统御龙庭 我略微出手,就是系统的极限 斗罗:神级作弊器,出山即是无敌 五年冷婚,我跑路了你发什么疯 特种兵之从火凤凰开始 驯服星辰 凌晨三点,车站前的地雷系 晋升山神:女信徒上门求侍奉 BOSS正在登陆玩家论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