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今各衙署都开始缺人了,法不责众这话虽然在理,可朝廷与地方的许多衙署都乱了套,你心里可有章程?”
朱小宝笑得笃定。
“爷爷放心,反攻的号角早已吹响,这些文人看着闹得凶,实则还是盘散沙,用不了多久自会土崩瓦解。”
见朱小宝满脸自信,朱元璋也跟着咧嘴笑了。
“咱就喜欢你这份自信!真是咱的好大孙!”
笑声稍歇,老爷子话锋一转。
“只是你如今能用的人手怕是不多了,那几个老狐狸都称病躲在家里,好多政令怕是递不下去,这局面得想法子扭转过来。”
朱小宝正要点头应话,门外忽然传来轻缓的脚步声,郑和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走进来,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。
“奴婢参加皇爷,参加太孙殿下。”
朱小宝抬眼看向郑和,问道。
“何事?”
郑和脸上堆着恭谨的笑意。
“回太孙殿下,杨阁老与詹阁老在外求见,说有要事禀报。”
“哦?”
朱元璋闻言一愣,惊讶地抬眼看向朱小宝,眼里满是探究。
方才还在说这两个老狐狸称病躲懒,这才多大功夫,大孙子竟有本事把人给请回来了?
这份手腕,着实厉害!
朱小宝却神色淡然,挥了挥手。
“去告诉他们,就说孤也染了风寒,今日不便见客,让他们改日再来。”
郑和愣了一下,似乎没料到会是这个答复,但还是立刻躬身应道。
“是。”
待郑和的脚步声远去,朱元璋终于按捺不住了,疑惑地问道。
“大孙,你这是做什么?好不容易把人盼来了,怎么反倒不见?”
朱小宝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来。
“这俩老家伙,当初事发时躲得比谁都快,还跟我称病躲清闲,如今倒是想起来找我了!”
“既如此,那我也病了,让他们尝尝这其中滋味儿!”
朱元璋问道。
“你就不怕他们就此撂挑子,让局面更难收拾?”
朱小宝便将其中的来龙去脉细细讲了,从如何抓住詹徽与杨靖的把柄,到两人此刻求见的真正意图,一五一十说得明明白白。
朱元璋越听眼睛越亮,听到兴头上忍不住一拍大腿。
“不得了啊!”
“你这小子的手段真是越发厉害了,论起这些弯弯绕,半点不比那些文官差!”
他捋着花白的胡须,咂嘴道。
“如你所说,詹徽和杨靖的把柄都在你手里,想罢他们的官,不过是你一句话的事?”
“哈哈,这主动权可全落到你手里了,也难怪这两个老狐狸慌了神,巴巴地跑来找你。”
老爷子笑得眼角都堆起了褶子。
“该!就得这么治治这些不老实的老狐狸!”
又跟老爷子聊了几句,朱小宝就往皇宫去了。
老爷子心里门儿清,最近一堆事儿还没理顺,这小子肯定没法安稳待在东宫。
这时候,郑和已经到了皇城外头,把朱小宝生病的消息告诉了詹徽和杨靖。
两人的脸色瞬间铁青,但也没敢瞎猜朱小宝是不是故意装病,只能跟郑和说让朱小宝好好养病。
俩阁老刚要走,就见蓝玉溜达了过来。
瞧见蓝玉,詹徽和杨靖愣了一下,然后微微点头打了个招呼。
蓝玉也点了点头,转头对郑和说。
“郑公公在这儿正好,咱要进宫见太孙殿下。”
郑和笑着伸手,对蓝玉做了个请的手势。
“平倭王这边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