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程着实不近,蓝玉几次提议乘轿,都被朱小宝摆手拒绝了。
“走着去,心里踏实。”
约莫走了一个时辰,才到应天城南。
这里是出了名的贫民区,紧挨着外城城墙,低矮的土坯房挤挤挨挨,巷子里污水混着积雪结成冰,三教九流往来穿梭,空气中弥漫着煤烟与劣质酒的气味。
蓝玉熟门熟路地带着朱小宝钻进一条窄巷,七拐八绕穿过几个岔口,在一处墙皮斑驳的破旧宅院前停了下来。
别看院门是用旧木板钉的,门缝里却能瞧见院里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地,连墙角的积雪都堆得整整齐齐。
蓝玉上前轻轻叩了叩门环,“砰砰”两声在寂静的雪巷里格外清晰。
片刻后,门开了道缝,一个穿着碎花棉袄的中年妇人探出头来,看到蓝玉时愣了愣,目光扫过他身后的朱小宝,眼里更添了几分疑惑。
这后生衣着华贵,怎么会来这种地方?
屋里随即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,带着几分急切。
“嫣儿,谁啊?”
紧接着,那声音又颤巍巍地补了一句,带着难以掩饰的期盼。
“是不是……是不是咱儿子回来了?”
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踩着院里的薄雪走出来。
娘俩见朱小宝穿着件紫貂斗篷,浑身上下透着华贵气,连忙局促地福身行礼。
“见过两位贵人。”
朱小宝探头往院里扫了一眼,雪地里的脚印都归拢在墙角,显然是精心打扫过的,他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。
“我们是老李的朋友,今儿天儿冷,过来替他看看你们。”
“哦,原来是这样……”
妇人连忙直起身,眼里闪过一丝黯然,随即又打起精神招呼。
“快,屋里暖和,进来坐。”
朱小宝和蓝玉点点头,跟着走进中厅。
屋里烧着炭盆,只是烟气有些重。
朱小宝眉头微微一蹙,看向老婆婆。
“大娘,怎么不烧无烟煤?这种炭燃起来烟大,关着门窗容易中煤气,危险得很。”
老婆婆往炭盆里添了块碎炭,摆手笑道。
“不烧那金贵东西了,省点钱是点,烧这个时多开半扇窗,透透气就没事,用了一辈子了,习惯啦。”
朱小宝打量着老李家的环境,挺简陋,看来日子并不宽裕。
三个小男孩正躲在门缝后偷偷看他们。
“对了,咱儿子上次打仗回来过,住了没两天就走了,这次……这次又干啥去了?这都快过年了,咋还没个信儿呢?”
朱小宝心里一紧,下意识看了眼蓝玉,才放缓语气慢慢说。
“老李他……还有些任务没完成,这不是快过年了,他怕赶不回来,特意托我们过来看看您二位,顺便带点东西。”
“哦,是这样啊……”
老婆婆点点头,眼里的期盼淡了些,却还是念叨着。
“他那性子就是这样,总说差事要紧。”
朱小宝示意郑和把东西递上来,笑着说。
“所以我们给您带了些年货,天儿冷,好好过个年。”
“使不得,使不得!”
老大娘连忙摆手,脸上满是局促。
“我们哪能平白受您这么多东西……”
朱小宝按住她的手,语气诚恳。
“都是点心意,您一定得收下。”
“实不相瞒,圣上还夸过老李办事尽心呢,这些东西,也算是宫里的一点心意。”
郑和已将礼盒打开,金灿灿的元宝、白花花的银子,还有包扎好的腊鱼、腊肉,以及几袋精米白面,甚至还有两匹新布和几件厚实的棉衣,整整齐齐摆了小半炕。